拿到一本新书,你会怎么看?是从头开始一字不落地看到结尾?还是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阅读?看完一本书,你有什么感觉?是过目即忘,回想不起书里说了什么?还是记住了自己需要的知识并能输出?为什么有些人读了很多书却依然书还是书,我还是我?而有些人却通过读书,借鉴并灵活运用别人的经验,既提升了自己,又帮助了别人?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实用性阅读指南》里。
后浪官方正版 实用性阅读指南 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 大岩俊之著 读书方法与技巧 终生学习 个人成长成功励志书籍
【在售价】18.00 元
【立即下单】点击链接立即下单:https://s.click.taobao.com/xXHNhtv
该书作者大岩俊之说自己曾经“阅读理解力基本为零”,上学时头疼语文课,工作后对一切笔头工作都不擅长,吃了不少苦头。机缘巧合,想创业的他看到了“成功人士皆为读书家”这句话,深受鼓舞从而加入了读书者的行列。在一年读了300本书却感觉没什么收获后,他四处学习,认真研究读书方法,把从书中学到的知识付诸行动,最终成为读书法、思维导图和记忆术等多个领域的讲师,实现了自己的创业目标。
这本书只有72000字,作者在书中介绍了自己多年总结的读书技巧,如何提高阅读效率、如何记笔记、怎样牢固记住书中的内容,同时也介绍了自己如何把书中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目标管理、具体实践中。
对普通人来说,根据需要从书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一步一步实践,每年阅读300本书并且让书中的知识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发挥作用就是小CASE了。在读书上投入的时间和金钱能收到回报,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让自己变得更好是一件多么让人开心的事。
通过自己的阅读实践,我总结了三点。
实践“二八定律”,只取我需。
俗话说“时间就是金钱”,很多人喜欢一拿到书就从头开始逐字逐句地阅读,生怕漏掉一个字,总觉得哪里没看到就错过了很多重要信息,这样一来,往往会在一本书上花费很多时间,等到看完全书再回想却发现能记住的内容实在是少之又少。
作者提醒我们不要试图全盘理解书中的内容,书中提到了“二八定律”,说的是“社会上20%的高收入者占有80%的社会财富”,虽然这是一条经济学定律,但是放到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毫不违和。作者将其运用到读书法中,总结出“一本书中的重要内容只占到整本书的20%,而这20%的内容里实际最重要的只有4%”。
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经验,比如在一群穿着同样校服的学生中找自己的孩子,无论自己的孩子在怎样的角落,只要有一点点露头,我们总能在人群中第一眼就找到ta,而不会注意到其他人。
所以拿到一本书先想想自己“想从这本书中得到什么”,集中火力找寻自己最需要的知识,慢慢地,那些不需要的东西就不会再干扰我们的注意力了。
用好“艾宾浩斯曲线”,减少遗忘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前两天看过的书,回想一下,怎么都想不起来书里讲了什么内容;甚至有时候刚刚看过的书或者文章,也只有模糊的记忆,想讲给别人听都觉得说不清楚。
“为什么我这么快就忘掉了?”以德国实验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名字命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生动地展示了大脑遗忘的过程。
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大脑的遗忘速度是很快的,20分钟后已经忘记了42%,1天后就忘记了74%,这之后遗忘的速度减缓,但是能记住的内容已经只剩了大约20%。
如何才能记得住?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重复阅读。重复阅读会在开始遗忘的时候,提升遗忘曲线,重复的次数多了,记忆就会越来越牢固。
这也就是小时候反复背诵的课文,多年后仍然可以脱口而出的原因了。所以遇到喜欢的知识,反复看几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温故而知新”,古人的话真是言简意赅。
立即采取行动,方能收获硕果
有些爱看书的人也许有这样的感受:看书的时候觉得书里的说法或者做法很不错,就想着“什么时候我得试试”,可是,合上书就忘了自己要干什么,而书也沦落成了一本阅读材料。
如何发挥书的最大作用?付诸行动是最好的办法。学了二八定律,就试着找出书中最重要的那部分知识着重去读;学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就见缝插针反复阅读自己需要的内容。
付诸行动首先要明确“看完书后我想干什么”,然后把目标细化到“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并且用数字的形式表现出来。书中提供的坐标可以帮我们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与目标之间的距离。
根据这个坐标图想象自己前进10%后,是怎样的状态?
为了提升这10%,问问自己
怎么做?
和谁做?
在哪里做?
何时做完?
确定应该采取哪些行动,再把这些行动细化成明天就可以动手做的一个个小步骤。
比如看了《微习惯》后,我想逐步养成一些好习惯,让好习惯挤掉坏习惯的空间,那么我就可以先列出自己想改掉的坏习惯,再列出自己想拥有的好习惯,把这些好习惯分解成每天都可以坚持不放弃的微习惯,每天实践,每天记录。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小步一小步地前进,回头再看,我们已经走出了很远。
只取我需,反复记忆,立即行动,提高阅读效率其实就是这么简单。